電腦基礎知識—顯卡
更新時間:2022-11-25
顯卡
本文分為四個部分介紹顯卡知識,即顯卡定義、基礎結構、分類和具體型號。
顯卡的定義
顯卡(英語:Video card、Display card、Graphics card、Video adapter),它是個人計算機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。其目的是轉換計算機系統所需的顯示信息并驅動顯示器,并向顯示器提供逐行或分行掃描信號,以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。它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計算機主板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。(百度百科定義)
顯卡的目的是轉換和驅動計算機系統所需的顯示信息,并向顯示器提供信號,以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。它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計算機主板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總之,顯卡起到顯示作用,還原圖像,輸出圖像。
在早期,顯卡只有信號轉換,現在通常有3D圖像操作和圖形加速功能。
顯卡的基本結構
顯卡以顯卡為核心(GPU)、線路板(PCB)、由顯存、散熱、金手指、供電接口、顯示接口等組成。
GPU(圖形處理器)是測量顯卡的關鍵GPU流處理器數量和核心工作頻率是工作能力的關鍵參數。GPU有不同的結構,其參數直接決定了顯卡的性能。主要參數是流處理器和顯存控制器GPU代號有關。
顯卡PCB,印刷線路板(PCB, Printed Circuit Board)主要功能是提供電子元件之間的相互連接。如果顯卡連最基本的電路都設計不好,即使有最好的電容、顯存顆粒等,也可能無法穩定運行,更不用說超頻了。所以PCB顯卡非常重要。一般來說,PCB層數越多,長度越長,容納的電氣元件越多,電路越復雜,材料越多,顯卡性能越好。PCB主要檢查材料的水平。通過粗略檢查電子元件的密度和顯卡的供電相數,可以判斷同型號顯卡的速度。
顯存,也稱為幀緩存,用于存儲顯卡芯片處理或即將提取的渲染數據(就像計算機內存一樣,顯存是存儲要處理的圖形信息的組成部分。)顯存參數包括:顯存類型、容量、位寬、頻率(延遲)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顯存類型是當前選擇顯卡需要更多關注的地方。目前最好的顯存類型是GDDR5.等效頻率最高,其次是GDDR3.最后是目前最常見的DDR3(GDDR3和DDR不一樣,前者是專屬顯存,是基于DDR內存改造而成DDR三是普通內存,年齡比GDDR三是新的,但是延遲和頻率比不上GDDR3。之所以DDR3大量應用是因為成本很低,為了降低成本,使用DDR3不足為奇)。容量:一般來說,足夠了,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,沒有必要簡單地追求顯存。
1680*1050分辨率,1G顯存
1440*900及其一下,512M就可以
1920*1080,至少1.5G顯存。對于極端游戲等某些場合,2G108001080P不夠,要選擇更大的顯存容量。動態共享顯存技術。將內存劃分為顯存,以便在顯卡獨立顯存不足時臨時占用。N卡(即NVIDIA將此技術稱為顯卡)TC(Turbo Cache)、A卡稱為HM,也就是說,市場上經常聽到顯卡TC1024M或者HM1024M是的,此時所謂的顯存大小是共享后獨立顯存和共享顯存容量的總和。在購買顯卡時,我們需要注意它?;旧?,許多企業沒有標記它。顯存位寬,顯存位寬是顯存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傳輸數據的位數。位數越大,瞬間傳輸的數據量就越大,這是顯存的重要參數之一。位寬由每顆粒的位寬和使用量決定,如每顆粒32bit寬度,8個并聯是256bit位寬(其實容量是這樣決定的,128M*8=1024M)。位寬的作用是增加帶寬。顯存頻率。頻率、實際顯存頻率和等效頻率是兩個概念。因為現在顯存是基于的DDR系列內存改造,DDR因為數據可以在時鐘的上下沿傳輸,所以比SDR同頻效率高了一倍,所以有句話說等效頻率。GDDR3和DDR三是等效的兩倍,而且GDDR5是2倍于GDDR3.數據預取量和DQ并行總線GDDR5顯存的實際速度加倍,等效4倍。這就是為什么GDDR5頻率很高,但等效頻率很高,實際頻率和GDDR三差不遠(實際頻率取決于物理特性,即顆粒的固有頻率)。以字節/秒為單位的顯示芯片與顯示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。顯存帶寬=等效頻率*顯存位寬/8s。帶寬越大意味著正確GPU數據吞吐量越大,例如,水管的大小是帶寬,水流是GPU數據,小水流沒有限制,大水管小會出現瓶頸。因此,對帶寬的要求是:足夠。帶寬不能直接比較不同型號的顯卡。顯卡散熱一般為風冷主動散熱,即在散熱器上安裝風扇,被動散熱是指無風扇,依靠自然氣流散熱。散熱的質量可以通過散熱面積、銅管的直徑和數量、風扇的類型和數量來判斷。有兩種風扇用于主動散熱,普通散熱風扇和渦輪風扇。前者一般速度低,進氣量小,高端顯卡上通常配備多個風扇;后者速度高,進氣量大。一般來說,一個顯卡只使用一個渦輪風扇,但噪音很大。渦輪通常只用于公版高端卡。一般來說,被動散熱片較寬,覆蓋面積較大,用于發熱較小的低端顯卡。金手指顯卡(connecting finger)它是顯卡和插槽的連接部件,所有信號都是用金手指傳輸的。金手指被稱為金手指,片排列成手指狀,因此被稱為金手指。金手指的形狀代表了顯卡的插槽類型。目前,顯卡是PCI-E 16X接口,過去的顯卡AGP和PCI接口的。金手指顯卡(connecting finger)它是顯卡和插槽的連接部件,所有信號都是用金手指傳輸的。金手指被稱為金手指,片排列成手指狀,因此被稱為金手指。金手指的形狀代表了顯卡的插槽類型。目前,顯卡是PCI-E 16X接口,過去的顯卡AGP和PCI接口的。顯示接口是指連接顯卡、顯示器、電視等圖像輸出設備的接口。以下是四個常見的顯示接口:DVI接口、VGA、HDMI、DP。
顯卡的主要參考參數:架構(架構越新越好,原則上買新不買舊)、流處理器(以下簡稱SP,也就是說,渲染管越多越好。當然,它必須與同一代進行比較。GPU頻率(GPU頻率越高,性能越強,發熱越大,功耗越高;相反),顯存(顯存位寬比作道路,道路越寬,一次通過的車越多;顯存頻率比作汽車速度,頻率越快,數據傳輸越快。)、顯存容量(顯存提供臨時存儲功能,大顯存有用,但沒那么重要。如果結構不好,顯存再大也是流氓。)、顯存容量(顯存提供臨時存儲功能,大顯存有用,但沒那么重要。如果結構不好,顯存再大也是流氓。比如顯存是停車場,如果停車場路不夠寬(位寬)bit),車速不夠快(顯存頻率)MHz),所以這個停車場的吞吐量很小,建一個超大的停車場純粹是浪費資源。)
顯卡的分類
顯卡分為三類:集顯、核顯和獨顯。
集顯是集成在主板上的顯卡,滿足一般應用需求。集顯的主板一般不帶顯存,所以系統的一部分內存可以用作顯存(一般可以BIOS由于集顯會占用系統和CPU內存對計算機性能影響很大,因此集顯慢慢退出歷史舞臺。
驗證是集成的CPU上顯卡,比集顯性能有很大提升,現已成為市場主流顯卡。
獨立顯卡是一塊獨立于主板的板卡,插在主板的相應接口上。獨立顯卡具有獨立的顯存,不占用系統內存(但當獨立顯存不足時,可以共享內存作為顯存),技術領先于集成顯卡,可以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操作性能。獨立顯卡有自己的操作環境,使核心操作有更大的發揮空間,性能顯著提高,但低端入門級顯卡不一定比核顯示好,因為核顯示性能大大提高,所以當您有中高端需求時,建議您使用獨立顯卡。
顯卡的型號
目前,主流民用顯卡制造商AMD(原ATI)和NVIDIA(英偉達)兩家公司,即A卡和N卡,當然還有英特爾的核心顯卡(HD開頭)。
N卡和A卡沒有太大區別,普通用戶根本無法區分,當然,目前N卡在市場上占據主流,現在N卡功耗相對較低,A性價比高劃算。A卡功耗超過N卡,A卡框架(架構)復雜,可通過后續驅動升級進行優化,N卡框架很簡單,但后續的改進并不夸張。但請記住,性能很重要,但穩定性更重要。
N卡。N卡現在有RTX、GTX、GTS、GT、GF,RTX(土豪)>GTX(高端)>GTS(簡化版)>GT(低端)>GF(入門級)?,F在TGP(整個顯卡功耗包括GPU核心功耗 顯存VRAM功耗)衡量發熱指標,RTX顯卡采用這一標準,使散熱設計更加合理;TDP(熱設計功耗(熱指標)GPU核心功耗),以前的顯卡用這個來衡量發熱指標。
舉例:(MSI)GeForce GTX 1050 Ti MSI 表示品牌,GeForce指英偉達的核心,GTX指高端顯示芯片,10指第十代,5代表市場定位為中端顯卡(數字越大,顯卡越高端),0指常規顯卡(如果是5,則代表升級版),Ti指加強版(性能提升),M指移動版,用于筆記本(性能 ** )
A卡。RX=VR級,R9=高端,R7=中端,R5&R3=入門級。
舉例:R9 390 X R9指高端系列,3指代數,90指檔次,9指市場定位(數字越大,顯卡越高端),0指常規版(5指升級版),X指完整的核心(X2是指雙芯)
HD 7970 ,HD指系列,7指代數,9指等級,70指完整核心。HD90系列超標,70為完整核心,50簡化一次,30簡化兩次。
根據廠家的不同,顯卡類型分為公版和非公版。公共版是指官方標準版,非公共版是指官方授權給第三方生產的。非公共版的優點是價格低、功耗低、性能強、散熱好,但后續性能有限。購買非公共版取決于是否支持個人保險、品牌售后和維護范圍。N華碩、七彩虹、EVGA、影馳、映眾、微星、技嘉、索泰、麗臺;A華碩、藍寶石、訊景、迪蘭是卡非公版制造商。
影響顯卡購買因素:首發價格普遍偏高,功耗問題,官方降價,買新不買舊, ** or價格戰。
推薦課程
-
唐山現代多元Design全能班
346人 報名小編
-
唐山現代多元Design精英班
393人 報名小編
-
唐山現代藝術設計全能班
373人 報名小編
-
唐山電商課程培訓班
331人 報名小編
-
唐山專業盲打指法訓練
251人 報名小編